1、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《论语》--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,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;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,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。
2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3、苟正其身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4、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:学习文化,修养德行,忠诚不渝,言行一致。)
5、仕则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做好了官,有余力就要学习,学习好了,有余力就去做官。)
6、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(为政)(孔子励志经典语录大全)。
7、地址:库尔勒市交通东路55号,库尔勒公路局对面
8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,知者乐,仁者寿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聪明的人喜欢水,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,仁慈的人喜欢山,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。聪明的人好动,仁慈的人好静,聪明的人乐观,仁慈的人长寿。)
9、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,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。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,都是破坏性的。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,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、爱钻研的精神,提出问题的能力,寻找答案的兴趣,有效的学习方法,平和的学习心态,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,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。
10、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11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12、(叶公问孔子于子路,子路不对。子曰:汝奚不曰: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?)
13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(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,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,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。)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14、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(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,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,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,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,这是最下等的人。)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15、 肯把须眉傲霜雪,可知寰宇待澄清。——李髯
16、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舜其犹病诸!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17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18、译文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;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;四十岁时(掌握了各种知识,)不受迷惑;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;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,不用多想,便能明白;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,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。”
19、益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--孔丘《论语》
20、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《论语》--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,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,我也去做,但如果追求不到,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。